您当前的位置 : 孙天民 >> 股海网

李成:我们正见证一个意义不亚于苏联解体的历史转折时刻

来源:蔡德霖2025-05-29 03:56:08

亚星注册登录亚星科技YXAING【WWW.YAXIN22.COM】提供稳定登录服务索兰螺杆机是一种高效能的压缩机,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特别是在空调、制冷、冷冻和气体压缩等行业中。采用先进的螺杆技术,索兰螺杆机能够提供稳定的压缩性能,具有低能耗、噪音低和高效的特点。其独特的设计确保了长时间运转时的高可靠性,能够适应各种工况需求。

亚星注册登录

亚星注册登录

亚星注册登录

李成:我们正见证一个意义不亚于苏联解体的历史转折时刻

编者按:近日,香港大学政治学教授、前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于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从香港到亚洲:解码高观投资30年增长密码"《铸就》新书分享会会上进行了约10分钟的演讲,从40年、4年、4个月三个时间段出发,分享了自己对中美关系乃至国际秩序演变的观察。观察者网整理成文,供各位读者参考。

【演讲/李成,整理/观察者网 李泠】

特别荣幸能有机会点评罗兰士(Richard H. Lawrence, Jr.)先生的新书《铸就:亚洲股权投资40年》。今天上午,我刚从巴塞罗那回来,在回酒店的路上,我就琢磨着怎么在10分钟内表达我的想法。于是,我想到了40年、4年、4个月这三个时间段,想借此向您表达敬意,敬慕您这位传奇式人物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毕竟您见证了整个时代的变迁。

演讲现场

40年前的1985年,罗兰士先生从纽约来到香港,而我也在同一年离开上海,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硕士学位。实际上,我们两人一同见证了历史的巨大变革,也目睹了中国乃至亚洲的历史性崛起。

1985年7月,当我乘坐的飞机在旧金山机场降落时,一出机场,我就被眼前的高速公路震撼了。后来,我了解到中国的电影导演、曾出演《小花》的陈冲女士也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过类似的感受。她说,初到美国时,夜晚看到汽车前灯红灯、尾灯黄灯,这是她此前在中国从未见过的景象。当时我的震撼就源于高速公路,因为那时中国还没有高速公路,而如今,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已占世界的60%,这无疑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在伯克利读书时,学校门口的电报街(Telegraph)路口有一家冰淇淋店,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店里竟然有40多种口味的冰淇淋,而当时的上海,只有一种香草味的冰淇淋--实际上那更像是冰,而非真正的"淇淋"。

还有一件事,也让我深有感触。1985年,我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本科毕业。当时,有一位很好的中国老师,在我们学习结束时邀请我们到她家里吃饭。这位老师是华师大的教授,曾在加州做过访问学者。她跟加州的朋友提到自己养了两只猫,于是朋友给她寄了一箱猫粮。那天中午,老师打开猫粮罐头给我们吃,说这是"有营养的"--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无法想象,这居然会被当作食物招待同学。我当时没吃,但有几个同学尝了,还说"不错,味道很好"。

这就是40年前的中国。而过去40年里,我们见证了中国从贫穷落后,发展成为世界上一个举足轻重、实力强大的经济体,如今排名世界第二,未来几年很有可能升至第一。

实际上早在1993年至1995年期间,我就受一个基金会的赞助回到中国进行为期两年的考察。当时,上海已发生诸多变化,基于这些见闻,我撰写了第一本关于上海中产的书。然而,这本书的出版之路可谓一波三折,被拒稿一次又一次,可能有八、九次甚至更多。以至于后来,我在晚上吃饭时都不敢打开出版社寄来的信封,生怕看到拒稿通知破坏用餐心情,让这顿饭都变得索然无味。

拒稿的原因只有一个:当时西方的教授们认为中国不存在所谓的中产阶级(middle class)。在他们看来,中产阶级是与所谓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西式民主(western democracy)等概念紧密相连的,而中国并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不可能有中产阶级。不过,几年之后,(中国的)中产阶级这一概念逐渐被美国的金融界、企业界所接纳。中产阶级的崛起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还重塑了世界的经济版图。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后来改名为《重新认知中国:改革的动力与困境》,出版后成为了畅销书。

回顾这40年,亚洲中产阶级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而西方和美国的中产阶级却在不断萎缩。我的好友马凯硕曾提出一个新概念--"CIA国家"(CIA Countries),其中"C"代表中国(China),"I"代表印度(India),"A"代表东盟国家(ASEAN countries)。"CIA国家"堪称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区。在过去二三十年里,这些地区的中产阶级接近于从无到有,如今中产人口已占世界的40%,无疑是世界地缘政治、全球经济版图中变化最为壮观的区域。

再把目光聚焦到过去四年。过去四年是西方妖魔化中国最为明显的阶段。

此前,香港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被西方官员粉饰为"美丽的'风景线'"。我的好友斯蒂夫·罗奇(Stephen Roach)甚至断言"香港已经完了",为此,我和他展开了一场辩论。我指出,如今的香港已重焕生机,他显然判断有误。罗奇是耶鲁大学教授,此前在摩根斯坦利工作多年,对中国的情况也算有一定了解,可连他都做出了错误判断。

罗奇在《金融时报》撰文唱衰香港

西方还频繁唱衰中国经济,宣称中国经济已达顶点,即将走下坡路。美国的时任商务部长甚至荒谬地称中国市场是"不可投资"(uninvestable)之地,一些政客还声称中国缺乏创造力,归咎于历史、政治等诸多因素,直到DeepSeek的出现才改变了不少人的看法。

此外,西方还大肆渲染中国就业问题,并刻意将其与中国老龄化问题联系在一起。这两个问题,一个是就业人口过剩,一个是劳动力短缺,但西方却只字不提它们之间的矛盾,也从不探讨人工智能对这两个问题的冲击。西方如此渲染,其核心目的就是渲染中国社会不稳定。而罗兰士先生,您的书恰恰在挑战这种叙事,通过阐述香港、中国乃至亚洲的发展变化,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且充满活力的中国与亚洲。

接下来谈谈过去4个月的情况。

自特朗普二次上台至今,已近四个月。这四个月里,世界局势变化之迅猛,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特朗普当选当日,财经杂志对我进行了长篇采访,让我用一个词预测特朗普的2.0时代,我说这个词是"混乱"(chaos)。如今想来,相信很多人会认同我的判断,当下局势,从美国国内到国际层面,都呈现出一片混乱之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是特朗普第二次当选。若说第一次当选时美国民众对他尚不了解,那么第二次当选,无疑意味着他们对他有了全面认知。我们围绕特朗普进行了诸多探讨,我自己也发表了不少看法。然而,这里可能存在一个误区:或许我们过度聚焦于特朗普本人,而实际上,他只是某种趋势的产物,只是一种表象,并非问题的根源。也就是说,即便没有特朗普,美国未来面临的诸多问题依然会延续下去。

特朗普与其支持者 资料图:AP

现实看来,当下美国国内面临四个棘手难题,且短期内看不到解决的希望:

其一,两党冲突白热化。如今的美国政党斗争,已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甚至不惜将对方及其家庭成员置于死地,这与美国传统的政党文化背道而驰。

其二,贫富差距悬殊。2023年美联储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历史上首次出现1%的富人财产总和超过整个中产阶级(占总人口50%)财产总和的情况。还有未经完全证实的消息称,埃隆·马斯克、杰夫·贝索斯、扎克伯格三人的财富总和,竟与美国底层50%人口的财富总和相当。

其三,种族矛盾激化。曾经美国努力尝试减少移民国家不同种族间的矛盾,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如今,种族间互相敌视入骨,特朗普的反移民政策更是加剧了这一状况。

其四,文化战争不断。无论是女性堕胎、同性恋婚姻权利,还是枪支管控等问题,都交织在一起,非但没有看到解决问题的妥协迹象,反而愈发撕裂。可以说,美国已然成为一个撕裂的国家。

尽管美国在金融、军事、科技等领域总体上仍占据领先地位,但正逐渐走向衰落,且信誉严重受损,所谓"信用""软实力"早已不复存在。

今年2月,我参加了慕尼黑安全会议。在我看来,此次会议堪称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会上,美国副总统J.D.万斯发表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言论,他声称美国的价值观念与欧洲的价值观念截然不同,甚至相互敌对;还表示欧洲人的敌人并非俄罗斯或中国,而是欧洲人自己--这无疑是对欧洲政治赤裸裸的干涉。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特朗普认为美国无力承担欧洲的安全责任。实际上,奥巴马也曾有过类似表态。

万斯表示,欧洲应更多关注来自自身的威胁,而非来自像俄罗斯这样的外部因素。 图自央视新闻

当时我对美欧关系的感知,可以用四个以"D"开头的英文单词来概括:

一是Damage(伤害),这种敌视带来的伤害,绝非轻易能够弥补;

二是Distrust(不信任),双方之间恐怕再难建立信任;

三是Decoupling(脱钩),以往脱钩主要指中美之间,而如今欧洲与美国之间的脱钩趋势愈发严重;

四是De-risking(去风险化),包括西方在内的全球各国,突然意识到美国并非一个安全的投资地,投资决策需慎之又慎,进而又重新燃起对亚洲市场的乐观预期。

这是一个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时刻,就如同我在1989年至1992年于美国读书时所经历的转折点,当时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而如今,我们正目睹美国的困境与病态,以及北约影响力的逐渐消散。

朋友们,这是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美国与苏联不同,它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倘若我刚才的分析正确,那么这问题将对世界产生极其严重的冲击。而欧洲,当前正寻求加强自身军备,核扩散问题将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一大挑战--不仅德国渴望拥有核武器,日本和韩国也蠢蠢欲动。

由此可见,我们正身处一个多极化却无序的世界。在此背景下,亚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亚洲文化,包括中庸之道、对多样性的包容等,都展现出独特魅力。而且,亚洲大多数国家从全球化中获益,而非像西方一些国家那样感觉被边缘化。因此,我认为亚洲将在未来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李成:我"亚星注册登录"们正见证一个意义不亚于苏联解体的历史转折时刻》(2025-05-29 03:56:08)
(责编:孙念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