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声明:
考生在阅读以下内容时,小编建议考生应先看看《日出》原文,这样更有助于考生理解和掌握本文(点击查阅曹禺的《日出》(原文))。
一、课文知识要点:
1.作者曹禺,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
2.本文选自《日出》第二幕,自“黄省三由中门进”到“福升把黄省三拖下去”。
3.概括本选场的中心思想,说明其与全剧主旨的关系。
4.分析黄省三的形象,说明其思想情感的发展变化过程。
5.分析李石清和潘月亭的性格。
6.体味本场人物台词的个性化特征。
7.理解话剧由人物性格冲突推进剧情发展的艺术特色。
二、重点词句解释:
1.我知道我身后面没有人挺住腰。
挺住腰:指为之撑腰,即后台。
2.你干了三四年,就一点存蓄也没有?
存蓄:指积蓄。
3.可当的都当干净了。
可当的:指能典当的值钱东西。
三、简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日出》全剧是以20世纪30年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为背景,选取了舞女陈白露的华丽客厅和三等妓女的屋室为特定地点,展示了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不同生活画面,尤其通过大学生陈白露、良家妇女翠喜和小东西等堕落为娼直至被毁灭的悲剧揭露了黑暗强大的旧势力对纯洁善良的社会底层人的摧残和蹂躏,向黑暗、不公平的旧中国和罪恶的制度提出了控诉,并呼吁人们起来与这个不公平社会作最后的抗争。
本选场是《日出》第二幕的片断。该片断主要描写被辞退的银行小职员黄省三为了家庭生计哀求大银行家潘月亭及其秘书李石清,最后遭到拒绝的场面。本文通过以黄省三、潘月亭和李石清性格的刻画,对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人吃人的社会真相和罪恶的制度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概括。
四、总结本文的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黄省三这个小职员的悲剧真实写出了当时所有处于社会底层的弱者和小人物在黑暗、不公平社会中为生存而挣扎的真实情景,是对充满斗争的残酷现实的真实描绘。它和《日出》其他内容通过对剥削者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共同完成了对人剥削人的旧制度的控诉主题。
五、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
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始至“你看你这个麻烦劲儿,走就走得啦”),是故事的产生阶段。人物间矛盾的产生是由于黄省三被银行开除因而来找李石清求情,可是李石清却对黄省三十分冷漠。对黄省三这样的老实人,李石清是十分看不起的,对他在银行工作了几年竟没有任何积蓄,没有想方设法去捞油水感到不解,认为他是个傻子,并把他当成狗。面对李石清的蔑视,黄省三只是一味地苦苦哀求。人物间的矛盾一展开就让人感觉到是那样的不可调和。
第二部分(从“长长地叹一口气”至“拼命我也得活下去啊”),是故事的发展阶段。人物间矛盾的发展是李石清给走投无路的黄省三指出三条出路:“拉洋车”“到街上要(饭)”“去偷”。简直就是把黄省三推上绝路。最后,他竟然“魔鬼般地狞笑着”让黄省三去跳楼自杀。充分地暴露了李石清阴险卑劣的思想性格。人物间的矛盾变得更加激化。
第三部分(从“左门大开”至“你们的心简直比禽兽还不如”),是故事的高潮部分。矛盾的高潮是由潘月亭的上场而展开的。作为银行的经理,从他一出场就可以看出:李石清只不过是他的一条走狗,完全是秉承他的旨意来办事的。在对待黄省三的态度上,潘月亭比李石清更加凶狠残忍,毫无人性,从他嘴里一次次骂出的“滚”字就可看出他残忍暴戾的性格。面对着冷酷无情的潘李二人,黄省三由绝望到愤怒,一反唯唯诺诺谨小慎微的性格,变得慷慨激昂起来,他的一大段台词把全剧推向了高潮。黄省三对潘李二人的愤怒控诉,可以说是作者借黄省三之口对万恶的封建社会的控诉。
第四部分(从“这个混蛋,还不给我滚出去”至“福升把黄省三拖下去”),是故事的结局。故事的结局是显而易见的,在一个强权社会里,一个弱者的反抗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当黄省三抓住潘月亭的衣服时,潘月亭只是一拳下去,黄省三立刻昏倒在地,被无情地当作一条狗拖了下去。
六、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1.成功地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性格,如小职员黄省三,秘书李石清和银行家潘月亭,细致地刻画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2.人物的台词生动、丰富、富有个性。
3.合理运用人物性格的冲突去推动情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