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声明:成人高考网欢迎您!本网站为【升学堂】旗下网站,主要为全国广大成人高考的考生提供报考指导服务,网站信息仅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发布为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严重声明:成人高考网欢迎您!本网站为【升学堂】旗下网站,主要为全国广大成人高考的考生提供报考指导服务,网站信息仅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发布为准。

电影艺术作品赏析1☀☀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的复习点!

  一《十字街头》:中国电影故事片,明星影片公司1937年出品。沈西苓编剧、导演,王玉如摄影,主要演员有白杨、赵丹、沙蒙、吴茵等。沈西苓,原名沈学诚,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著名导演。

  

  影片以4个失业大学生的生活为内容,生动地描写了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青年苦闷、觉醒和走上斗争道路的过程。在艺术上,《十字街头》标志着导演沈西苓的成熟,作品主体含蓄而又鲜明,剪辑流畅,喜剧的噱头是该片吸引人的一大看点。赵丹和白杨在本片中默契传神的表演,也堪称电影史中“银幕情侣”的代表。影片在当时深受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喜爱。

  

  影片简练流畅,生活气息浓郁;格调明朗乐观,虽经当局大量删剪,公映后仍大受欢迎和好评,被视为中国20世纪30年代优秀的影片之一。

  

  二《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国电影故事片,联华影艺社、昆仑影业公司1947年联合摄制。蔡楚生、郑君里编剧、导演,朱今明摄影,陶金、白杨、舒绣文、上官云珠、吴茵等主演,该片被视为中国古典时期现实主义电影艺术的最高峰。

  

  影片分为上下两集,上集《八年离乱》,下集《天亮前后》,全片以抗战前后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为主线,真实、生动、概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它以不同性格的人物、曲折变化的情节、细腻质朴的风格,反映了抗战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情和愿望,揭露了上层社会的腐朽荒淫以及官场的黑暗。

  

  影片使用的艺术手法相当有特色,结构缜密,三条情节线交织,但是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编导、摄影和音乐的处理也代表了当时中国电影的最高水平。陶金、白杨等演员的表演技巧因为经过了抗战时期的磨炼,显得更加纯熟自然。影片公映后受到舆论界高度评价,在上海连映3个月,观众达70多万人次,在中国电影史上,该片被誉为“史诗式的影片”而载人史册。

  

  三《林则徐》:中国彩色放事片,海燕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吕岩、叶元编剧,郑君里、岑范导演,黄绍芬等摄影,主要演员有赵丹、秦怡等。

  

  影片以钦差大臣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的经过为主要线索,描述了爱国官员的民族气节、清朝政府的腐败、帝国主义经济与军事的双重侵略,特别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艺术地再现了三元里人民大败英国侵略军的宏伟场面。影片中有大量展示环境气氛的远景镜头,画面纵深感强,内涵丰富。影片既有高度概括历史生活的场面,又有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精雕细刻,体现了编导高超的艺术功力。林则徐也是著名演员赵丹创造的最成功的银幕形象之一,他的表演吸取了中国写意画的手法,从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和规定情景出发,层次分明,张弛有致。

  

  此外,该片的美术和音乐,也都在民族风格方面进行了探索,使影片具有一种含蓄、和谐、疏密得当的意境以及鲜活、洗练、韵味久长的抒情色彩。

  

  四《林家铺子》:中国彩色故事片,北京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夏衍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水华导演,钱江摄影,主要演员有谢添、张亮等。该影片被视为第三代中国电影导演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影片以20世纪30年代初江南小镇上的一家商店—林家铺子的遭遇和变迁为中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电影采用的是散文式的结构,而不是传统的戏剧式的结构,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矛盾申,主人公林老板的性格得到了多方面细致入微的表现,个性鲜明。表演艺术家谢添把林老板这个活生生的人物展现在观众的眼前。影片思想深刻,艺术上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历史氛围,在国内外受到一致好评,是新中国电影史“十七年”阶段的一部重要作品。

  

  五《早春二月》:中国彩色故事片,北京电影制片厂1963年摄制。谢铁骊根据柔石的小说《二月》改编并导演,李文化摄影,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高博等主演。

  

  影片描写1926年前后中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聚焦于陶岚和萧涧秋两个年轻知识分子之间的爱情纠葛。作品带有浓厚的散文诗韵味,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富有抒情诗的色彩。孙道临所塑造的萧涧秋这一知识分子人物形象是影片的一大成功。应该说,这是对“十七年”中国电影单薄划一的人物形象画廊的一大丰富。

  

  在特殊的政治时代,《早春二月》在全国57个城市放映,被当作大毒草,供全国人民批判之用。然而若干年以后,这部在叙事上、在影像风格上、在人物塑造上都具有相当艺术水准的杰作最终被大众接受和认可。

  

  六《城南旧事》:中国彩色故事片,上海电影制片厂1982年摄制。根据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吴贻弓导演,伊明编剧,黄威业摄影,主要演员沈洁、郑振瑶、张闽、张丰毅等。影片获1983年金鸡奖最佳导演奖,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等多项大奖。

  

  《城南旧事》以小女孩英子的视角把“疯女人”“偷儿”“宋妈”三个故事贯穿起来,讲述了一段老北京城南的旧事。影片透过一个小女孩的纯真的眼光,去展示20世纪20年代旧北京的社会,展示当年那笼罩着愁云惨雾的生活。

  

  导演在该影片创作中紧紧抓住“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这一片“言外之意”,形成了整部影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风格。该片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主要表现形式,又辅之以舒缓的节奏,用象征、含蓄、对比、重复等艺术手法创造出一种近乎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

  

  七《黄土地》:中国彩色故事片,广西电影制片厂1984年出品。张子良编剧,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主要演员有王学圻、薜白等。张艺谋因该片获得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黄土地》本身也已经成为第五代中国电影作品的一面旗帜。

  

  影片以翠巧和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之间的爱情为叙述的主要对象,在影片中情节被淡化了,人物也显得不是十分重要。作品运用造型语言和色彩表达意念、抒发感情,故事情节的发展被一个个画面所揭示出来的情绪的联结所代替,戏剧高潮也变成了色彩鲜明、场面浩大、动作强烈、力度刚劲的造型画面。黄土高原和黄河也已经成为影片的重要角色,安塞腰鼓和农民祈雨两个段落更是表达出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黄土地”的复杂感情。

  

  《黄土地》既包含沉积在民族文化深处的保守性格和无法挣脱天命的悲剧感,又是关于中国精神的现代电影表达,一些影评家认为,《黄土地》是中国电影新浪潮的开端。

  

  八《芙蓉镇》:中国彩色故事片,上海电影制片厂1987年摄制。阿城、谢晋编剧,谢晋导演,卢俊福摄影,主要演员为刘晓庆、姜文、徐松子等。

  

  影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多次政治运动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创作者用近乎编年史的叙事手法,描述了各类人物在历史面前的真实面目,同时发出了对人性的呼唤。作品欣喜与悲伤、平静与混乱、真实与虚假交错,构成绝妙的艺术精品,平衡,精致,干净,暗地里又涌着股浓烈的激情。导演谢晋既是中国第三代导演的代表,也是1949年以后红色中国的第一代导演的代表,他所拍摄的20多部电影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使他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片获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美术奖;第1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水晶球奖”等多项殊荣。


  九《疯狂的石头》:电影《疯狂的石头》由内地“70后”新锐导演宁浩执导,具有强烈的幽默感,故事由一块在厕所里发现的价值不菲的翡翠而起。重庆某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在推翻旧厂房时发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为经济效益特此搞了一个展览,希望卖出天价以改善几个月发不出工资的局面。不料国际大盗麦克与本地以道哥为首的小偷三人帮都盯上了翡翠,并通过各自不同的“专业技能”一步步向翡翠逼近。他们在相互拆台的同时,又要共同面对工艺品厂保卫科长包世宏这一最大的障碍。在经过一系列明争暗斗的较量及真假翡翠的交换之后,两拨贼被彻底地黑色幽默了一把。

  

  影片巧妙的喜剧故事设计,无疑是该片成功的一大原因。该片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人物关系设计上,都独具匠心,令整个荒诞的故事看上去完整、缜密、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很多情节令人不禁拍案叫绝。对于小人物草根生存现实的关注,是这部喜剧成功的另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