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声明:
一《窦娥冤》: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元代杂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他在元代剧坛上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流传至今的佳作。
《窦娥冤》的主要人物是楚州地方一个贫苦女子窦娥,被流氓张驴儿陷害,屈打成招,定了死罪。《窦娥冤》曾被京剧、锡剧、梆子等很多剧种改编,其中昆曲完全按照原著的文学结构和规格来表演,保留了其曲牌、声腔和规格样式。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刻画了窦娥正直、善良、聪明、机智的性格,同时又赞美了她强烈的反抗意志。剧中的六月飞雪,是一种神话式的想象,但是它反映了在封建统治下,无数含冤受苦的百姓申冤报仇的强烈愿望。
《窦娥冤》把古典戏曲的古朴、精致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堪称典范。
二《西厢记》:中国元代杂剧作品,为中国四大古典戏剧名著之一,王实甫著。王实甫(1260-1336),是元代四大戏剧家之一。他的作品《西厢记》已经风靡了700多年。
《西厢记》是一出爱情喜剧。写书生张君瑞与相府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其母老夫人却以张没有功名而百般阻挠。但二人在红娘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此剧文辞优美,有“花间美人”之称。《西厢记》最早的来源是唐代的传奇小说《莺莺传》,与前作在情节上相差无几,但在每个方面都进一步加工、发展和提高,使戏剧冲突更加激烈,人物性格也更为鲜明,特别在心理描写上,细致、精确,引人入胜。剧中张生的唱词爽朗、充满激情;莺莺的唱词则表现出聪慧而又深沉、优雅的风度;红娘的唱词爽快、泼辣,体现了她勇敢而机智的性格特征。
各种剧种对《西厢记》都尤其青睐,清代以后昆曲、京剧等各种地方戏都在演出,影响遍及全球,成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
三《牡丹亭》:中国明代传奇作品,汤显祖的代表作。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著名的戏曲作家。著有“玉茗堂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和《紫箫记》。
《牡丹亭》的故事极具传奇色彩。南安太守的女儿杜丽娘,私出游园,困乏后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从此一病不起,怀春而死。柳生进京赴试,拾得杜丽娘殉葬的自画像,和画中人的阴灵幽会,杜丽娘起死回生,结成夫妇。此后两人历尽波折,柳生高中,最终圆满。该剧《闹学》《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拾画叫画》《冥判》《幽媾》《冥誓》《还魂》等几折最为有名。
《牡丹亭》的感人力量,还在于它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昆曲《牡丹亭》剧目不断更新,更是在舞台上保持着历久不衰的魅力。
四《长生殿》:中国传统戏曲作品,是由清代戏剧家洪昇创作的爱情悲剧。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又号南屏樵者,钱塘人。康熙十二年(1673)作《沉香亭传奇》,后改写为《霓裳舞》,最后定名《长生殿》。该剧也是他流传下来的不多的作品之一。
关于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无论诸宫调、院本、杂剧、南戏、传奇、弹词、鼓词,都有很多,《长生殿》继承了他们的成就而有所发展。就全剧的结构来看,主要沿两条线展开,一是主线,即李杨二人的爱情,一是辅线,即时局的发展。全剧情绪浓烈,热烈地歌颂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并联系他们的爱情生活,反映了封建社会复杂的矛盾斗争,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思想,成为这类题材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戏曲作品。
《长生殿》曲词优美,历来为人称道,清代曲家赞誉《长生殿》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
五《桃花扇》:中国清代传奇作品,据说此剧孔尚任经历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后成。孔尚任(1648-1718),宇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孔子的第64代孙,清代杰出的戏剧家。
《桃花扇》以明王朝的兴亡为内容,以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孔尚任不仅串联着纷乱的历史人物与事件,而且寄予社会地位卑微的民间艺人最深沉的同情,从而使整个作品超越了爱情故事的范畴,成为有关民族历史的艺术再现。《桃花扇》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人物塑造和艺术结构上,在人物安排上,经过精心构思,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形象体系。全剧以侯、李爱情为主线,组织多方面的社会矛盾,结构严整紧凑。
昆曲《桃花扇》曲辞流畅优美,富于文采而又适合于舞台表演,其他地方剧种的剧目也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