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声明:
顾名思义,侵权责任也即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并且,《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已于2010年7月1日起施行。《侵权责任法》将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隐私权、专利权、继承权等一系列人身权、财产权明确纳入法律的保护,规范了各种侵权责仼的划分,让损害赔偿清晰明了。
一、侵权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定义务,侵害他人合法民事权益并致损害,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加害行为。
侵权行为有以下几个特征。
1.侵权行为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这里的法定义务包括两个方面的义务,一是一般义务,即对于物权、人格权等绝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负有不得侵害的一般义务,这种一般义务是侵权行为所依据的法定义务的主要来源;二是特别义务,即法律赋予某些特定主体的义务,如《侵权责任法》规定,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教育机构对在该机构中学习、生活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负有教育、管理义务。
2.侵权行为是侵害他人合法民事权益的行为。《侵权责任法》只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如果侵害的不是合法的民事权益,则不属于民事侵权行为。
3.侵权行为是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没有损害发生,不构成侵权。这里的损害,既包括财产损害,也包括精神损害。
4.侵权行为应当是民事责任的不法事实行为。侵权行为作为法律事实,是一种不法事实行为,是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行为。
二、侵权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侵权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侵权行为致人损害时依法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侵权责任是民事责任,而不是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但是,因侵权行为产生民事责任的同时,也可能产生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四条第2款的规定,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不影响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作为民事责任的一种,具有民事责任的一般特征。就其自身而言,它具有如下特征。
1.侵权责任以违反法定义务为前提
民事责任都是对民事义务违反的结果。从性质上来说,民事义务分为两种,一种是当事人自行约定的义务,另一种是法律规定的义务。违反前一种义务会构成违约责任,违反后一种义务才会构成侵权责任。
2.侵权责任形式具有多样性
侵权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但不限于财产责任。由于侵权行为大都给他人的财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害,行为人需要以自已的财产补偿他人的财产对行为后果负责,同时,金钱损害赔偿可以作为替代方式,弥补侵权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非财产损失,因此侵权责任形式主要是财产责任。但是,金钱损害赔偿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充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侵权责任法》除规定赔偿损失、返还财产等财产责任外,还规定了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赂礼道歉等非财产责任形式。
3.侵权责任具有优先性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四条第2款的规定,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和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侵权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担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