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声明:
体表肿瘤是指来源于皮肤、皮肤附件、皮下组织等浅表软组织的肿瘤。在临床上尚需与非真性肿瘤的肿瘤样肿块鉴别。
一、皮肤乳头状瘤
乳头状瘤由覆盖上皮发生,外生性生长形成乳头状突起,生长慢,体积小,可单发或多发。
据生长部位不同,其乳头上的覆盖上皮可分为鳞状上皮;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生长在阴茎和膀胱等的乳头状瘤较易恶变。
二、痣与黑色素瘤
(一)黑痣:为良性色素斑块,可分为
1.皮内痣:位于真皮区,生长后突起皮面,有时带有汗毛,最多见,很少恶变。
2.交界痣:位于基底细胞层,生长活跃,扁平,色素较深,好发于手、足,可恶变;早期交界痣可转变为混合痣,最后变为稳定的皮内痣。
3.混合痣:为皮内痣与交界痣同时存在,其交界痣部分,具恶变倾向。
洽疗:交界痣,可行切除,切口离痣缘约0.5cm,常规送病检,忌不完整或化学性烧灼。
(二)黑色素瘤:可由黑痣恶变而来;也可自行发生,为高度恶性肿瘤,发展迅速。
黑痣恶变表现为迅速增大、色素加深、瘙痒不适、疼痛、溃烂、出血,周围出现色素环或卫星状小瘤,区域淋巴结肿大。黑色素瘤发展快,较早转移。
洽疗:多采用截趾(指)或低位截肢,后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根治性切除,围手术期配合卡介苗皮内划痕治疗。先经免疫或局部冷冻疗法控制瘤灶,再手术切除,难根治性切除。
三、脂肪瘤和脂肪肉瘤
(一)脂肪瘤:是发生在脂肪组织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颈、肩、背、臀等皮下。脂肪瘤呈分叶状、质软,可有假囊性感,无痛,境界清楚。皮下多发的小脂肪瘤不必处理;较大的单个皮下脂肪瘤或深部脂肪瘤,需及早手术;疑有恶变者,应扩大切除范围。
(二)脂肪肉瘤:可发生于腹膜后的脂肪组织,极少见于肢体,肿瘤无完整包膜,除膨胀性生长外,还以芽瘤的方式突破包膜向周围浸润,体积较大,周围可有卫星结节。治疗应行广泛的切除手术。
四、纤维瘤与纤维肉瘤
(一)纤维瘤:由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部,肿物大小不等,生长缓慢,表面光滑或呈乳头状。临床上分为两种:
1.软纤维瘤:常有蒂,质软无弹性,多见于面、颈及胸背部。
2.硬纤维瘤:纤维组织多,细胞少,质地较硬;具有局部侵犯性,但不转移,好发于女性腹壁筋膜下,也可发生于躯干及四肢;由于肿瘤无包膜,可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尤以侵人肌肉最显著,故局部切除易复发。
(二)纤维肉瘤:是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其在四肢软组织肉瘤中所占比例更大,下肢多于上肢,男性多于女性。转移以血运转移为主,常转移至肺、肝及骨。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肿块、生长迅速、中等硬度、圆形或分叶状、境界清楚、一般为单发。如肿瘤位于皮下,肿瘤可突破皮肤,破溃形成菜花状溃疡,并可继发感染。手术应行扩大范围的局部切除或截肢。